歡迎來訪蘇州圣世利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網站
服務熱線:18013278897
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對焊接的需求激增,各國都在積極研究新型的焊接技術。英國主要采用弧焊,他們制造了第一艘全焊接船體的船舶弗拉戈號。大戰期間,弧焊亦首次應用在飛機制造上,如許多德國飛機的機體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制造的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接公路橋于1929年在波蘭沃夫其附近的S?udwia Maurzyce河上建成,該大橋是由華沙工業學院的斯特藩·布萊林(Stefan Bry?a)于1927年設計的。
1920年代,焊接技術獲得重大突破。1920年出現了自動焊接,通過自動送絲裝置來保證電弧的連貫性。保護氣體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。因為在焊接過程中,處于高溫狀態下的金屬會與大氣中的氧氣和氮氣發生化學反應,因此產生的空泡和化合物將影響接頭的強度。解決方法是,使用氫氣、氬氣、氦氣來隔絕熔池和大氣。接下來的10年中,焊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得諸如鋁和鎂這樣的活性金屬也能焊接。19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自動焊、交流電和活性劑的引入大大促進了弧焊的發展。
20世紀中葉,科學家及工程師們發明了多種新型焊接技術。 1930年發明的螺柱焊接(植釘焊),很快就在造船業和建筑業中廣泛使用。同年發明的埋弧焊,直到今天還很流行。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后,終于在1941年得以Z終完善。隨后在1948年,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使得有色金屬的快速焊接成為可能,但這一技術需要消耗大量昂貴的保護氣體。采用消耗性焊條作為電極的手工電弧焊是在1950年代發展起來的,并迅速成為Z流行的金屬弧焊技術。 1957年,藥芯焊絲電弧焊首次出現,它采用的自保護焊絲電極可用于自動化焊接,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。同一年,等離子弧焊發明。電渣焊發明于1958年,氣電焊則于1961年發明。